一、白条猪价格走势
本周,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走势平稳,略有波动,周后期翘尾。
6月27日,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7.60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6月20日)的17.40元/公斤上涨1.15%;比上月同期(5月27日)的17.25元/公斤上涨2.03%;比去年同期(6月27日)的21.50元/公斤下降18.14%。周环比小幅上涨;月环比小幅上涨;年同比大幅下降。上周,价格同比下降20.91%,本周同比降幅略有缩小。
本周,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620.86头,比上周(6月14-20日)的1646.86头下降1.58%;比前2周(6月7-13日)的1637.57头下降1.02%;比前3周(5月31-6月6日)的1755.43头下降7.67%;,比前4周(5月24-30日)的1832.43头下降11.55%。
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647.57头,年同比增加-1.62%。上周同比增加0.24%,本周同比增幅由正转负。同比增幅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增加了0.29%,而今年周环比则下降1.58%,使得本周日均上市量同比由微幅增加转变为小幅下降。
本周,日均上市量周环比小幅下降,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个是现在进入猪肉消费的淡季,在高温环境下,人们的食物大多以清淡为主,单位食堂肉类消费下降的幅度略小一些,民间消费下降的幅度稍微明显一些。特别是本周北京地区出现了高温天气,入场采购的市民明显减少,单笔采购的金额也有所下降,影响了分割肉的销量,也影响了白条猪的销量;另一个原因是是屠宰厂把白条猪运抵市场以后,如果上市量略多一些,有可能会富余出来,最后只好降价促销,影响了屠宰厂或者代理商的收入。特别是近期毛猪的价格还有小幅向上的冲动,如果白条猪卖不上价,会对屠宰厂造成亏损。所以屠宰厂也有压量保价的对策。不过,日均上市量周环比小幅下降,是猪肉消费季节性波动的正常现象。好在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下降的幅度还很小,主要原因是有单位食堂消费的支撑。
目前,处于肉类消费的淡季,白条猪不具备价格往上冲的基础,毛猪价格也不具备反弹的基础。有些养殖场近期有压栏惜售的现象,我们觉得,在需求相对比较平淡的条件下,压栏的毛猪只能增加后期的销售压力,猪价如果出现实质性的回升,也是在市场消化掉此前积压的毛猪以后,在需求转旺的时候,猪价才有可能往上走走,但是上行的空间并不很大,主要原因是毛猪的产能实际上还处于过剩的阶段,在产能没有适当得到控制之前,猪价、肉价并不具备反弹的基础。猪价回升的条件是控制产能而不是惜售。本周末价格有些翘尾,主要原因是前几天北京地区高温酷暑,民间消费量下降,前一日气温回落,入场采购的市民增多,分割肉的销售状况有些起色,大厅内的分割肉基本上售罄,当晚白条猪批发时,商户上货积极,拉高了白条猪的批发价,与毛猪价格小幅走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。
本周,肉价走势呈现比较平稳的状态,这种状态,恐怕还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。猪价上涨的基础是产能得到控制,在产能没有得到控制之前,近期猪价的小幅回升仅仅是一厢情愿的表现。
二、鸡蛋价格走势
本周后期,蛋价小幅回落。
6月27日,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6.02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6月20日)的6.16元/公斤下降2.27%;比上月同期(5月27日)的6.52元/公斤下降7.67%;比去年同期(6月27日)的7.75元/公斤下降22.32%。周环比小幅下降;月环比明显下降;年同比大幅下降。上周,年同比下降14.80%,本周同比降幅明显放大。
上周后期,蛋价触底反弹,反弹的力度是比较大的,但是,尽管价格大幅反弹,反弹以后的价格养鸡场仍然没有摆脱亏损,所以反弹的高度仍然不及养鸡场的预期。
当时蛋价大幅反弹,主要原因是蛋价过于低廉,蛋价下降到近5年内的最低点,有蛋商开始倒库,把前期储存的鸡蛋推向市场,采购新鸡蛋入库储存,由于蛋商的采购,使得鸡蛋的价格略有起色。
美中不足的是,蛋价反弹以后,并没有得到巩固,到本周后期,还是出现了松动并且小幅回落。
蛋价之所以再一次回落,主要原因还是供应充足,并且略有过剩,蛋价不具备连续上涨的基础。主要原因还是产能压缩的力度仍然不够,仅仅是部分中小养鸡场对产能有所压缩,压缩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。同时,由于近期蛋商开始倒库,此前库存的鸡蛋也在集中流向批发市场,对蛋价也形成了打压。
此外,由于近期也是鸡蛋消费的淡季,再加上学校很快就要全面放假,学校食堂的用蛋量会明显下降,对鸡蛋的需求会进一步下降。因此有些业内人士预测,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,蛋价实际上还是有再一次回落的可能性。
按照往年的规律,每年夏季,由于高温高湿,蛋鸡会出现应激反应,厌食,产蛋量下降,蛋价会出现季节性上涨。但是,今年夏季,由于现代化规模养鸡场已经成为鸡蛋生产的主力,他们的养殖条件明显好于中小养鸡场,恒温恒湿,他们的蛋鸡应激反应的程度会很小,对鸡蛋产量的影响也会很小,再加上近期鸡蛋产能充足,蛋鸡多是青壮年鸡,今年夏季蛋价季节性上涨的程度可能会大不如常年。
三、蔬菜价格走势
本周前期,蔬菜的整体价格缓慢回升,周后期连续回落。
6月27日,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2.63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6月20日)的2.64元/公斤下降0.38%;比去年同期的2.77元/公斤下降5.05%。周环比微幅下降;年同比小幅下降。上周,价格同比上涨0.38%,本周同比由微幅上涨转变为小幅下降。
本周,蔬菜的整体价格运行得还算比较平稳,尽管周前期价格有所回升,回升的幅度也不很大,周后期有所回落,回落的幅度也不很大,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的状态。而去年同期则不同,由于北方产区雨季的提前到来,对夏季蔬菜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,菜价从6月下旬开始出现上涨,并且不断地冲高,最后一度冲高到年内的最高价,超过了冬季的价位。今年大概率不会出现去年同期那样的波动了。
本周前期,菜价缓慢上涨,主要原因还是高温酷暑对蔬菜生长造成的影响。北京地区连续3天的高温,促使北京以南地区生产的蔬菜加速退市,产地北移的速度加快,而北京以南蔬菜的退市,北京以北生产的蔬菜不能及时弥补,造成一些蔬菜价格的上涨。同时,由于较长时间的高温,北方一些大棚生产的蔬菜因为棚内温度过高,秧苗有受损情况,也有蔬菜产生病害,有可能还会影响随后一段时间蔬菜的供应。不过,总体上看,到目前为止,北方降雨对蔬菜的影响明显小于去年同期。
本周前期,价格上涨的蔬菜主要包括:黄瓜、丝瓜、苦瓜、西红柿、白萝卜、白豆角、油豆、豆王、香菜、韭菜、茴香、罗马生菜。其中黄瓜价格上涨,主要原因是高温,冷棚外面没有防晒网的,棚内温度过高,已经开了花的没有坐上果,化掉了,影响了产量,也有秧苗害病的现象,导致周前期价格快速上涨。丝瓜、苦瓜也有坐果率下降的因素,价格在周前期反弹。
西红柿价格上涨主要是产地北移的原因,北京以南的西红柿退市,北京以北的西红柿产量还没有上来,推动价格短时间内整体走高。与西红柿价格上涨原因类似的还有白萝卜,河北廊坊、保定白萝卜开始退市,河北张家口的白萝卜还没有上市,供应缺口需要陕西榆林白萝卜补充。到了周后期,河北北部的白萝卜开始上市,价格又重新回落。
白豆角、豆王、油豆价格上涨,也是后续产地衔接不畅造成的,到了周后期,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到云南、甘肃收购豆王,豆王的价格才快速回落。河北北部、山西北部、内蒙中东部的豆角类蔬菜上市期比往年有所推迟,在山东、辽宁、河北中部的豆角类蔬菜相继退市以后,豆角类蔬菜的供应有些偏紧。
至于香菜、韭菜、茴香、罗马生菜等鲜嫩小品种蔬菜,由于多是喜凉作物,保鲜期很短,耐储性较低,夏季价格上涨也属于季节性上涨。其中罗马生菜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罗马生菜退市,冷凉地区的罗马生菜还没有上市,推动价格走高。到了周后期,河北北部的罗马生菜开始上市,价格才停止了上涨的步伐,开始掉头向下;而香菜由于耐储性较低,只有冷凉地区的香菜能够存放的时间略长一些,比较受到商户的青睐,也在拉动价格走高。
本周后期菜价小幅回落,主要原因还是冷凉地区的蔬菜供应能力正在逐渐增强,目前正处于产地转换阶段,一旦完成了产地转换,蔬菜的供应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。
作者:刘通